台灣海峽北部與鄰近地區春夏中尺度對流系統之氣候特徵

期刊名稱: 大氣科學期刊
Volume: 24
Issue: 3
0 users bookmarked this article.

台灣海峽北部與鄰近地區春夏中尺度對流系統之氣候特徵

陳泰然1
周鴻祺2 林宗嵩3 楊進賢4

1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研究所
2民航局中正氣象台
3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
4民航局氣象中心

(中華民國八十五年七月十八日收稿;中華民國八十五年九月十日定稿)

摘要

  本文利用民航局中正機場雷達回波資料,分析1988-1993年2-7月台灣海峽北部及鄰近地區中尺度對流系統之氣候特徵。除分析個案特徵外,亦分析所有線狀對流系統及不同走向系統在不同生命階段之空間分佈。此外,探討中尺度對流系統發生頻率之年際變化、季節分佈及日夜變化,並依線狀對流形成型態、層狀降水區型態及綜觀型態,進行不同類別之分析與頻率分佈,最後分析線狀對流生命期。
  結果顯示,各年與各月出現之非線狀對流系統均較線狀者為多。不論線狀或非線狀對流系統之回波開始出現時間或形成期出現時間,均無明顯日夜變化。但線狀與非線狀系統發生頻率均有顯著季節變化,並以5月最多;平均移速均亦有顯著季節變化,以4月最快,且後者較前者為快。線狀對流主要發生在海峽北部及台灣西北部沿海一帶,於台灣西北部沿海進入成熟期,並於北部地區與東北部沿海消散。線狀對流形成型態以後造型最多,破線型次之,前造型與破面型最少。鋒面雲帶之線狀對流,以發生於地面鋒後者最多,發生於鋒上與鋒前者相近。線狀對流主軸與鋒面走向,以平行者最多,交角在20°-60°者次之,垂直者最少。
  此外發現,線狀下流平均生命期為7.6小時,於5-6月梅雨季較長,3-4月較短。不同形成型態系統之生命期。以破面型10小時最長,破線型7.3小時最短。形成期至成熟型與成熟期至消散期之平均時間相近,各為2.1小時。形成期至消散期之平均時間為4.2小時,以破面型6.1小時最長,後造型與前造型之4.1小時最短。

關鍵詞:線狀對流、年際變化、季節變化、形成形態、生命期

通訊作者:
服務單位:
連絡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