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台颱風過山期間雨帶重建之初步研究

期刊名稱: 大氣科學期刊
Volume: 43
Issue: 1
0 users bookmarked this article.
85

李清勝 1,2 鄭光浩 1 陳柏孚 1 謝宜桓 1 鄧旭峰 1

1 國立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

2 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颱風洪水研究中心

(中華民國一○三年十月七日收稿;中華民國一○四年一月二十日定稿)

摘要

本研究利用中央氣象局之雷達回波合成圖,針對 2005~2010 年之 13 個西行且登陸台灣的颱風,以 客觀方法計算選定強回波值面積在颱風內核區之比例,選取強回波(大於 30 dBZ)比例在過山前後期間 有減弱後再度增加者為雨帶重建個案;除分析雨帶重建颱風之綜觀特徵外,亦利用中尺度數值模式(WRF) 模擬凡那比颱風(2010)侵台期間之雨帶重建過程,探討對流之變化及導致雨帶重建的原因。分析結果顯 示,大部分雨帶重建颱風在接近台灣時尚處於增強階段,但未重建者則均處於減弱階段。此外,雨帶重 建之颱風在侵台期間的平均移速較無重建者緩慢,尤其在颱風過山期間之差異最為明顯。利用 NCEP- FNL 全球網格資料分析顯示,雨帶重建個案傾向發生在有較強之西南風、或西南風較弱但具有較強垂直 風切的環境。

分析模擬結果顯示,在凡那比颱風過山後雨帶重建過程中,西南氣流所夾帶之水氣以氣旋式方向繞 過颱風中心,由颱風中心西側的北風環流攜入重建雨帶區,並與低相當位溫之環境沉降空氣在海峽南部 會合,形成類似鋒面的結構。輻合區對流受偏北垂直風切影響,隨高度向南方傾斜,形成後方入流且伴 隨前方層狀降水區(rear-fed leading stratiform)之中尺度對流系統結構特徵,而有利對流胞之持續形成, 最終重新發展為有組織的雨帶結構。

關鍵字:颱風、雨帶重建、WRF、凡那比颱風(2010)

通訊作者:
服務單位:
連絡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