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氫化合物組合與近地面臭氧生成

期刊名稱: 大氣科學期刊
Volume: 22
Issue: 3
0 users bookmarked this article.

碳氫化合物組合與近地面臭氧生成

柳中明1 蔡育文1 左台利2 羅俊光3 劉紹臣4

1國立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
2國立清華大學化學系
3國立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研究所
4美國海洋與大氣總署環境研究實驗室

(中華民國八十三年四月十八日收稿;中華民國八十三年九月二十一日定稿)

摘要

  本文主要希望尋找台北地區清晨6~9時間,空氣中非甲烷碳氫化合物的組成。並期望探究碳氫化合物初始組成對近地面臭氧生成的潛在影響。研究中採用清華大學研究群在1991年所收集到的資料,再經嚴謹的討論、分析、整理與組合,獲得適合光化模式使用的初始NMHC組成。然後比較台北、洛杉磯(LA)、與ADMP(美國區域酸雨沈降模式)等三類不同初始NMHC組合,經光化模式模擬,所獲得午時最高臭氧濃度的差別。台北組成中由於包含比較多的正反2丁烯成份,以致化學反應活性為LA的1.6倍,為ADMP的2.8倍,所以午時所生成累積的臭氧濃度明顯為多。在與實測值比較上,因為所使用的箱型模式未考慮垂直擴散、水平傳送與污染物持續輸入等因素,所以模擬值與實測值有相當差異。不過,重要的是:不同的NMHC初始組成,對臭氧生成確實有極大的影響,此為本文研究重點。
  本文拋磚引玉,希望未來國內能對人為排放與自然界排放的揮發性碳氫化合物成份,與NMHC/NOx比例,能有更深入與廣泛的觀測數據。本文另外也探究本地高水汽含量對臭氧生成的影響,結果才約造成至多10%的臭氧量增加,且在高污染地區影響不大,對低污染地區影響較大。未來,吾人將進一步分析本地高懸浮微粒的污染現象,所造成的近地面紫外射線減少,對臭氧生成的影響。

關鍵詞:臭氧生成、NMHC組成

通訊作者:
服務單位:
連絡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