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氣象衛星作業接收系統與應用之回顧

期刊名稱: 氣象預報與分析
Volume: 125
Issue: 7
0 users bookmarked this article.
71

葉文欽

空軍氣象中心

一、前言

  今年(1990)六月中旬之後,為因應本均氣象中心高解析度衛星接收系統得以展開作業,衛星科全體同仁在預報科協助代為接收低解析度同步衛星雲圖之任務下,大家安心的全力展開新系統之操作學習。由於潘大綱氣象官自新系統架裝時即參與工作,加上他本人的語文與電腦能力及對原文作業手冊之領悟力,潘氣象官擔負了訓練的重點工作,為考慮未來可能有新人會參與衛星科工作,所有裝備與操作訓練除了留下講義之外,並全程錄影下來,供未來訓練新進人員之使用。
  由於今年的颱風季提前來臨,除了生成於南海的馬利安(MARIAN;051)侵襲本省外,於菲島東方海域JTWC命名之歐菲莉(OFFLIA;062)又直撲本省而來,六月下旬一開始,所有見習人員被迫提前進入實作,當丁文中氣象官以作業軟體之BD-Curve處理出的第一張歐菲莉的彩色雲圖時,全體值班人員獲得一種無名的成就感,衛星課的作業能力突然往前跨進一大步。在訓練期間除了歐菲莉,緊接著波西(PERCY;063)也移向本省,使得見習人員直接在忙碌的實作中完成了學習,不但對同步衛星亦完成了對繞極(NOAA-10及11號)衛星之接受任務見學。在颱風侵襲期間,長官的關心來訪對這套新的高解析度系統能充分發揮其功能表示相當的滿意,因此當七月一日正式展開作業之後,除了因電腦裝備偶故障之外,值班人員已能完全掌握這套系統,再由技令文獻之指導下,本中心也能作出過去僅在國外報導才看得到的彩色立體雲圖,不管是颱風、鋒面和對流雲系均能處理這對使用這套系統的人而言,所獲得的成就絕非昔日接受低解析度僅有黑白照片所可比擬的。
  這GSC的新系統在空軍是第三代,由於軍方提供資料對象所限,一般人以為國內就只中央氣象局有衛星雲圖,而氣象局是在民國70年(1981)建立其「氣象衛星資料接收站」,那是在氣象衛星發射21年後以後的事。在空軍吾人於迎新送舊之餘,也應該「飲水思源」,對我們已功成身退的第一代和第二代衛星接收系統,應存有「感激之心」。本回顧的目的在此,希望大家對於提供我們天氣分析與預報很有貢獻的「老」衛星接收系統能肯定其功能與成就。

通訊作者:
服務單位:
連絡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