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F模式之敏感度測試-第二部份:定量降水預報校驗

期刊名稱: 大氣科學期刊
Volume: 34
Issue: 3
0 users bookmarked this article.

簡芳菁 1 洪景山 2 張文錦 1 周仲島 3 林沛練 4
林得恩 3 劉素屏 3 繆璿如 4 陳致穎 4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
2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3國立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
4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九月三十日收稿;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九月八日定稿)

摘 要

  本文利用 12 組不同物理組合的 WRF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模式系集成員,針對2004 年 5 月 15 日~6 月 15 日台灣地區梅雨季進行一整個月的連續積分,再將降雨產品分別和綜觀測站觀測、台灣自動雨量站觀測進行定量降水預報(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Forecast,QPF)校驗,藉以評估 WRF 模式降水預報能力,並找出適合台灣地區及華南地區梅雨季降水模擬的最佳物理組合。從降水校驗的公正預兆得分(ETS)分析得知 WRF 模式降水模擬在 12~24 小時有最佳表現,小雨模擬能力比大雨強,而且使用 Yonsei University (YSU)邊界層參數法比 Mellor-Yamada-Janjic (MYJ)邊界層參數法可得到較好的降水模擬。在華南地區採用 WRF Single-Moment (WSM) 5-class 微物理法搭配 Kain-Fritsch 積雲參數法可有最好的結果,在台灣地區的小雨模擬也是採用此物理組合最好,但是台灣地區大雨模擬較適合採用表現穩定的 Grell-Devenyi 積雲參數法,不過 Grell-Devenyi 積雲參數法有高估大雨的缺點。此外,模式系集平均的降水預報能力不錯,大多排名在 1~3 名之間。

關鍵詞:WRF 模式,梅雨,降水校驗

通訊作者:
服務單位:
連絡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