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百年國際氣象合作簡史
近三百年國際氣象合作簡史
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Meteorology
章鳳林譯
一、前言
國際間合作,對地球大氣及磁場的探測,其發展過程,可追溯到毆州第一次簡略的自動相互交換資料,一直到今日全球性的探測隊,測站網,氣象衛星觀測,資料交換及運用系統,已經整整有三個世紀了。
前兩個世紀,應歸功於科學家們個別的努力,如 Boyle,Hooke,Locke,Lavoisier,Cotte,Gauss,Redfield,Espy 等位,他們工作於著名的科學團體中,如倫敦皇家學院,法國醫學院,佛洛倫斯科學院,及Mannheim氣象學會。設在歐美的許多科學團體及其相類似的組織,其間少數具有偉大遠見的領導者們,實爲發展國際合作計劃的主要推動者。
國際間氣象合作,第一次成功的完成有組織的觀測及其資料的播送,當推Mannheim氣象學會的天才氣象學家John Jakob Hemmer,他建立一個包括18個到20個國家的共計39個測站的觀測網,所含地區,從西伯利亜到麻薩諸塞,時間從1780年到1792年,在此期間每日三次的觀測資料,會予整理全部出版。
跟着第二件大事,是Matthew Fortaine Maury,在1853年,創立了十個海權國家(後來爲18個)船舶報告的國際合作。布魯塞爾公約,並通過此種合作爲永久性的,不論「平時或戰時」,實爲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以致進步到目前的正式的在各方面的世界性合作。例如國際氣象組織(1873年—1949年),兩個國際極地年(1882年—1883年,及1932年—1933年),半球天氣圖(從1875年開始)國際地球物理年(1957年—1958年)及其南極與衛星計劃,國際地球物理合作(1959年),印度洋探測,太陽靜止年,國際水文年,而最具成功的,則爲世界氣象守視。
目前快速進步的國際氣象合作,實依賴於很多科學團體,學會,政府機構,以及各國政府本身之努力,自然,尚有衆多的勇猛傑出的氣象專家,如Boyle,Hemmer,Maury,Abble,Wexler等人的卓越表現所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