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機場能見度定量預報評估

期刊名稱: 氣象預報與分析
Volume: 245
Issue: 2
0 users bookmarked this article.
204

臺灣機場能見度定量預報評估

林宜萩1 陳俐如2 陳正平2 朱韻雅2 林裕豐3
1國立臺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研究中心
2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
3空軍氣象聯隊氣象中心

摘要

  本研究從飛航安全角度出發,探討應用區域氣象模式與空氣品質模式於機場能見度定量預報之可信度。目前應用於能見度預報的數值模式,多以純氣象模式為主,極少考慮氣膠粒子對能見度的影響,本研究的特色即是同時以氣象模式預報雲霧,以空氣品質模式預報霾,完整考慮霧與霾的影響來進行能見度定量預報。雲霧的預報使用WRF模式,其中雲微物理機制則採用臺大所研發的雙矩量參數法,能在氣膠與雲物理交互作用上有較細緻的處理;霾的預報使用CMAQ空氣品質模式。此外並發展出根據光學理論計算能見度障礙的參數法,取代
傳統的經驗式,可結和霧與霾的能見度障礙。
  以2019年1月至9月為預報期間,分別以1600公尺及5000公尺能見度作為判斷低能見度個案標準,針對全臺各地9個軍用機場的預報結果進行低能見度事件的診斷,將預報結果與實際觀測數據進行比對。結果顯示,低能見度的標準分別為1600公尺與5000公尺時,模式的預兆得分為0.18與0.49,顯示模式對於輕度低能見度事件的預報能力較佳,對於較嚴重的低能見度事件(多為濃霧事件)則掌握度較差。各機場的定量校驗結果則顯示,模式對清泉崗機場的能見度預報能力最佳,預兆得分可達0.6;在松山與馬公機場的表現則較不理想,預兆得分只有0.03。

關鍵字:能見度預報、霾霧預報、臺大參數法。

通訊作者:
服務單位:
連絡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