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月降雨及溫度 1 公里網格資料庫之建立 (1960-2009)及其在近未來(2015-2039)的氣候推估應用

期刊名稱: 大氣科學期刊
Volume: 40
Issue: 4
0 users bookmarked this article.

翁叔平* 楊承道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中華民國一○一年七月三十日收稿;中華民國一○一年十二月七日定稿)

摘 要

蒐集散置於不同單位、時空分佈上不均勻的測站月降雨量暨月溫度資料,本研究利用測站的地理資 訊,對缺失資料進行補遺,先產生時間上完整的測站資料後,再利用空間內插方法,獲得一組針對臺灣 本島的高空間解析度(1 公里)、長期的(1960/1~2009/12)網格化降雨和溫度資料庫。利用 jackknife procedure,我們分析了源自補遺方法所導致的誤差大小。我們也檢驗了資料庫所呈現的降雨和溫度的季 節循環和以恩索(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為目標的年際變異,並分別與較粗糙的 APHRODITE (Asian Precipitation Highly-Resolved Observational Data Integration Toward Eval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網格化(0.25×0.25 度)降雨資料以及 CRU(Climate Research Unit)的網格化(0.5×0.5 度) 溫度資料,進行比較。使用日本 MRI/JMA (Japan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Meteorological Agency) 解析度 20 公里的區域氣候模式所模擬的歷史(1979~2003),以及推估的近未來(2015~2039)模式資料 庫,本研究進一步應用 BCSD (bias-correction and spatial disaggregation )統計降尺度方法到產製的高解析 度資料庫,針對臺灣本島在近未來(2015~2039)的雨量及溫度(包含均温、最高溫與最低温)的可能變 化進行推估。結果顯示:(1)近未來北台灣春季(4 月)的降水有減少的趨勢;南部地區的夏季(7 月) 雨量則大增;(2)溫度在近未來的變化,則呈現普遍增溫的趨勢;但是,夏季(7 月)溫度增加的幅度則 小於其他季節。

關鍵字:資料補遺、空間內插、統計降尺度、區域氣候模式、氣候變遷推估

通訊作者:翁叔平
服務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連絡信箱:znspw302@ntn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