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颱風登陸台灣前內核結構演變之研究

期刊名稱: 大氣科學期刊
Volume: 39
Issue: 1
0 users bookmarked this article.

簡國基

中央氣象局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收稿;中華民國一百年三月二十五日定稿)

摘 要

  海棠颱風(2005)登陸台灣前,除了出現逆時針打轉的路徑外,颱風內核結構同時也有明顯的變化;都卜勒雷達觀測資料顯示,當颱風中心靠近台灣時,眼牆南側象限有線狀對流加強現象,該線狀對流逐漸旋繞併入眼牆,接著即出現颱風內核區之對流增強。本研究使用 WRF-ARW 中尺度模式進行高解析度(水平 4 公里)數值模擬的結果發現,台灣地形阻擋使繞山氣流與颱風內核環流產生低對流層之動力輻合,激發內核南側線狀強對流;隨後,該線狀強對流被併入眼牆區,促使眼牆東側位渦值及對流強度皆明顯增強,颱風眼結構也逐漸調整成橢圓狀。位渦擾動量收支分析結果顯示,非對稱加熱作用下之位渦通量項以及颱風平均風場作用下之位渦擾動通量項是導致眼牆東側位渦加強的主要貢獻項;線狀強對流併入眼牆時,颱風強度會短暫增強,此增強的過程在趨勢上是呈現振盪且強度漸漸加強之型態,同時內核不對稱強風速區將轉而出現在眼牆東側象限,本模擬結果亦顯示,線狀強對流完全併入眼牆東側(發生於積分時間 30~31 小時)約 2~3 小時後,颱風內核中心逐漸開始轉向北移行,此運動北轉為海棠颱風內核完成逆時針打轉路徑的關鍵過程,本實驗未來將進一步研究眼牆東側強位渦發展與該北轉運動是否有顯著關聯並探討其中的動力機制。

關鍵字:颱風內核、眼牆不對稱對流、WRF-ARW 模式

通訊作者:
服務單位:
連絡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