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亞洲季風環流、熱源與東太平洋海溫年際變化關係
期刊名稱: 大氣科學期刊
Volume: 29
Issue: 4
0 users bookmarked this article.
95
初夏亞洲季風環流、熱源與東太平洋海溫年際變化關係
涂建翊 蔡梨敏 余嘉裕
中國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七月二十一日收稿;中華民國九十年九月十二日定稿)
摘要
初夏(五、六月)正値南亞和東亞以及鄰近海域季風風向轉換时期,此時大氣環流和熱源條件有顯著的改變,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資料之風場、潛熱淨通量以及Reynolds最佳化海溫與Xie-Arkin降水資料,探討西太平洋至南亞地區初夏期間大氣環流與熱源之年際時空分佈特性,以及伴隨赤道東太平洋海溫顯著變化之相關。
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亞洲三個夏季季風子系統建立時間依序為中南半島、南海及印度地區。探討季風建立時間早晚與東太平洋海溫關係则發現,當東太平洋海溫顯著偏高時,各季風區之肇始均有偏晚的趨勢,然海溫顯著偏低時,卻沒有顯著肇始偏早的情形。透過經驗正交函數分析發現,熱帶地區降水與速度位場在去除季節效應後之空間分佈,主要以赤道為中心呈東西反對稱分佈,此種型態與「沃克環流」的年際異常關係密切,顯見初夏期間亞洲季風區之降水與大氣環流結構和太平洋海溫年際變化有一定程度的關連。經由分析冷暖年之大氣環流與熱源配置以及與海溫之相關分析我們可以瞭解,冷、暖年南亞至鄰近西太平洋熱帶海域之大氣垂直結構、降水、潛熱淨通量以及流線場均有顯著的改變。暖年受高海溫區東移所致,使熱帶地區之大氣環流結構配置明顯變化,減弱西太平洋至南亞季風區對流的發展,同時減弱近地面邊界層之潛熱交換,使季風區降水減少,夏季季風建立日期偏晚,冷年大氣環境條件則呈相反的結果,唯季風建立日期接近正常年而無顯著偏早的趨勢,。
關鍵詞:季風環流、熱源、年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