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五-七月豪(大)雨之中長期變化與季內振盪

期刊名稱: 大氣科學期刊
Volume: 30
Issue: 1
0 users bookmarked this article.
122

台灣五-七月豪(大)雨之中長期變化與季內振盪

鄒治華1 徐邦琦1 柯文雄2

1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
2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二十六日收稿;中華民國九十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定稿)

摘要

  台灣西部地區豪(大)雨的發生頻率最大值出現在六月,次高峰出現在七月或八月,顯示台灣西部地區豪(大)雨深受其背景環流東亞夏季季風之影響。本研究的目的即在探討東亞夏季季風的低頻變化一季內振盪與台灣西部地區豪(大)雨之關係。
  本研究採用CDC所分析之1979~1998年外逸長波輻射(OLR),及NCEP重新分析之1979~1998年200mb、850mb水平風場資料,並以在頻率及時間域中皆有良好區域性的小波轉換(Wavelet),進行資料的濾波。比較10~60天對流振盪與總變異的分布可知,10~60天OLR波動變異量的高值區分布與總變異量一致,即亞洲季風區變異量最高,東太平洋次之。亞洲季風區之季內振盪又以30~60天波動的貢獻較大,其中孟加拉灣為全球30~60天變異量之冠,而南海地區為東亞地區季內對流振盪變異量最大的地區。南海地區其季內對流變化主要以30~60天振盪的貢獻為主。
  南海地區五-七月季內振盪的年際變化與台灣西部地區五-七月豪(大)雨發生次數的年際變化成正相關。分析顯示當南海地區30~60天對流振盪變異量為正距平時,台灣地區的豪(大)雨次數較多,反之南海地區30~60天振盪變異量為負距平時,台灣五、六、七月豪(大)雨次數偏少,且此期間豪(大)雨次數多發生於南海地區30~60天OLR波動之第一波低值區由負轉正後。而相對的10~20天的季內對流振盪與台灣地區豪(大)雨兩者之間並無顯著的相關性。
  由延遲相關分析與合成分析發現,30~60天OLR波動到達南海前,最大上升區在印度洋至孟加拉灣地區,南海為下沈區。30~60天波動到達南海後,短暫滯留強度增強,對流強度達到最大時,東亞地區南北方向波列結構明顯,波動轉向北及東北移至華南/台灣及日本東南方。此時台灣附近30~60天渦度由負轉正,風場由東風轉為西南風,伴隨30~60天波動之上升運動、西南氣流及氣旋式渦度,有利於台灣、華南地區的對流成長,進而可能形成豪(大)雨。台灣豪(大)雨之高峰期、與季內對流振盪由南海向北及東北移至台灣、華南的發生時間一致。監測南海地區30~60天振盪的結構與移動,將有助於掌握台灣地區豪(大)雨中期變化。

關鍵詞:豪(大)雨、季內振盪、夏季季風

通訊作者:
服務單位:
連絡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