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與其他地區暖季弓形回波之特徵與環境條件

期刊名稱: 大氣科學期刊
Volume: 40
Issue: 1
0 users bookmarked this article.
138

陳泰然 1 周鴻祺 2 紀水上 3 黃心怡 1 楊進賢 2

1國立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研究所

2交通部民航局台北航空氣象中心

3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中華民國一百年二月十四日收稿;中華民國一○一年三月三十一日定稿)

摘 要

台灣地區暖季弓形回波並非常見之天氣現象,1991~2009 年僅有三個弓形回波個案造成桃園機場 產生>16 ms-1 之強陣風,而南台灣則僅有一個個案診斷分析研究發表於期刊文獻上。本文即針對台灣地 區產生地面破壞性強風之弓形回波,進行綜觀環境、都卜勒雷達回波及徑向風場分析,以了解其形成與 發展之環境條件以及雷達回波型態與風場結構之中尺度特徵,並比較其與中緯度和熱帶地區者之異同。 分析結果顯示,台灣地區弓形回波生命史約 2.5~7 小時,具有兩種不同發展型態,一為獨立型, 係由一獨立線狀回波或颮線於鋒前形成,長度較大最長可達 200 公里;另一為線尾型,係在鋒面上之颮 線線尾形成,長度較小僅約 100 公里。弓形回波初生期主軸均呈東北-西南走向,回波中段凸出前緣造 成之地面西至西北強風,大致為反應中層後方內流噴流之結果。在弓形回波成熟期,北台灣個案於系統南(北)側 1~3 公里高度,分別出現中尺度反旋式(氣旋式)渦旋,但南台灣個案僅在弓形回波北端 中低層存在一個氣旋式渦旋。環境條件分析顯示,弓形回波因在鋒面前暖區(獨立型)或鋒面上(線尾 型)形成與發展,故其環境條件大致反映其與鋒面相對位置之關係。獨立型具有較大 CAPE(1200~3047 m2 s -2)與較小低層垂直風切(6~12 ms-1),線尾型具有較小 CAPE(749 m2 s -2)與較大低層垂直風切(17.5 ms-1)。

台灣地區弓形回波之雷達回波結構類似發生於中緯度地區者,包括線狀回波中段向前凸出、凸出前 緣具有強烈回波梯度、具有一支或兩支後方內流噴流造成系統後方拖曳區之弱回波凹洞、以及一對書夾 式渦旋偶等。相異處包括後方內流噴流強度明顯低於美國地區之典型個案,其造成地面破壞性強風之強 度與危害區域未達美國地區 derecho 標準,近地層亦無中尺度渦旋且無伴隨龍捲風,劇烈程度與出現在 熱帶地區者較為相似。

關鍵字:弓形回波、下爆氣流、後方內流噴流、對流可用位能、垂直風切

通訊作者:
服務單位:
連絡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