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夏季季風年際變化:江淮及台灣地區觀點之探討

期刊名稱: 大氣科學期刊
Volume: 24
Issue: 2
0 users bookmarked this article.
82

東亞夏季季風年際變化:江淮及台灣地區觀點之探討

潘琦1 王作臺2

1中央氣象局氣象資訊中心
2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物理研究所

(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十一月十六日收稿;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八月十三日定稿)

摘要

  東亞夏季季風的年際變化,會影響地區性雨量的分佈,進而對民生經濟產生巨大之影響,探討季風之年際變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本研究使用1983、1985、1991及1992四個個案年3~7月資料,探討東亞季風在江淮地區(6~7月)及台灣地區(5~6月)的特性,並進一步了解這兩個地區年際變化時,各因素之分佈特徵,及其受高層熱力作用之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對於江淮和台灣地區梅雨期雨量相位之關係,當五、六月東亞地區500 hPa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與該月份之氣候平均比較,一直持續地偏強或偏弱時,兩地之雨量乃呈現反相位關係,吾人認為此為正常狀態;而由於副高的異常發展,五、月出現不同的正或負偏差,即先增強然後減弱,並不是隨著季節而持續增強,以及ENSO或其他因素的影響,則出現正相位之關係。
  由氣象場時序分析結果,高對流層陸續於85°E以東及85°E以西出現經向溫度梯度逆轉(5°N~25°N)之現象,使得高層西風噴流、南亞高壓、及低層西南氣流分別在85°E東、西側隨之發生二階段地急遽變化-北跳/西移、組織發展。以200 hPa南亞高壓來判斷,則當江淮地區為乾旱時,南亞高壓於第一階段暖化時才穩定出現,且很快就西移。另外,對噴流北跳而言,於第二階段暖化時,高層西風噴流於乾年時仍繼續北跳,江淮地區洪澇時卻未出現北跳情形,此乃乾溼年最大差異處。此外,暖化時間間隔的長短,可能導致環流明顯地年際變化特徵,造成江淮及台灣地區不同地季風/梅雨特性。

關鍵詞:夏季季風、年際變化

通訊作者:
服務單位:
連絡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