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氣旋的衛星觀測

期刊名稱: 氣象預報與分析
Volume: 147
Issue: 5
0 users bookmarked this article.
13

花雲挺 呂木村

中國文化大學

地學研究所大氣科學組

一、前言

  利用衛星資料來分析熱帶氣旋的技術乃基於研究熱帶氣旋發展和移動所產生的概念模式,故此模式所描述的氣旋生命周期即為氣旋在衛星上的呈現。

  至於分析原理的成立乃源於觀測經驗上的修正與改進。本章節以下的解註圖解即為本模式下的儀器觀測之應用。

  Dvorale 1975 曾作如下的表示:觀測乃是顯示熱氣旋與其所處的環境隨著氣旋的增強和減弱而有可兹辨別的不同時期。雲狀的產生與其形成過程中的環境密切相關。會造成破壞的影響因子,諸如風切,陸地,冷水等條件吾人已知將會防礙熱帶氣旋的發展。而氣旋生成時首要的確實依據,是吾人可在一或一天半前預測出它將達到熱帶風暴的強度。曲帶發展的過程中,中心氣壓下降的比例會漸增,同時密雲亦會更加的環繞風暴的中心部位。在 Watanabe (1985)以迴歸法分析太平洋颱風均得到以下結論:眼的溫度與環繞的雲温度均與熱帶氣旋的中心氣壓有高度的相關性。崩潰。此現象發生時我們會觀察到低層中心附近的雪逐漸分散,而非白天成的削弱(變暖)則會出現在雲頂,或是有密雲掩蓋了風暴的中心。 减弱時,我們可在風暴中心氣壓昇高前六到十二小時觀察到一些象徵( Lushine, 1977)。雲形的轉變將優先於中心壓力的變化(Shimadar,1984) ,雲形總是經常、不斷的在改變。這是因為雲總是不時的受對流的過程、日夜的變化、附近環境的影響。 Maramatsu 認為日夜的變化會使氣旋的眼直徑在清晨時最小, 而在下午時發展到最大。邊界層與水汽不連續所產生的變形有助於描述上層的流場。由衛星方法所提供的分析與預報可促進洪災預警的能力。

通訊作者:
服務單位:
連絡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