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自由時報)
[記者蔡昀容/宜蘭報導]財團法人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今(22)日在宜蘭測站舉辦「為什麼宜蘭這麼會下雨」講座,邀請氣象專家與民眾分享科普知識。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表示,過去天氣預報以縣市為單位,現在要縮到「鄉鎮」尺度,氣象局除了把氣象研究做得更細緻,也會到各地推廣科普,滿足民眾對天氣現象的好奇。
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表示,台灣氣象學界在劇烈天氣的降雨預報能力已有突破性的進展,不過對於宜蘭秋冬季的降雨現象,仍缺乏系統性的觀察與研究。
對此,中央氣象局、中央研究院、台灣大學、中央大學、文化大學、國防大學,11月20日至25日期間,在宜蘭進行大規模的觀測實驗,研究宜蘭的風場變化、降雨分布特徵、對流發展機制及山區微氣象條件等。
「為什麼宜蘭這麼會下雨」講座上,氣象專家到現場與民眾對談,氣象研究人員上午11點也釋放「探空氣球」,上頭裝有觀測儀器,蒐集當天的濕度、風速等數據。
宜蘭氣象站指出,日累積雨量逾350毫米即達「大豪雨」等級,宜蘭今年10月中旬,受到東北季風影響,連日降下大雨,部分地區日累積雨量就達400毫米,或連續3日降下近600毫米的累積雨量。
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副主任陳怡良說明,台灣的雨主要落在5月至10月,不過宜蘭位在台灣東北部,加上地形關係,一年四季都有不同型態的雨勢,春天有華南雲雨區、南方雲系等天氣系統造成降雨,5、6月有梅雨,7至9月有颱風,秋冬季則有東北季風及鋒面。
鄭明典說,氣象局過去以縣市為單位做天氣預報,大約10年前開始推「鄉鎮預報」,這也是當前氣象局努力在做的事。鄭明典強調,各地天氣現象成因都不太一樣,接下來希望把各地氣象研究做得更細緻,氣象局也會到各地推廣科普,滿足地方民眾對天氣現象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