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基地低能見度氣候特性研究

期刊名稱: 氣象預報與分析
Volume: 151
Issue: 3
0 users bookmarked this article.
12

嘉義基地低能見度氣候特性研究

鄭敏璋

空軍氣象聯隊

摘要

  嘉義基地低能見度的現象,幾乎全為濃霧所構成,雖有少部份隨大雷雨、陣雨或吹煙而發生,但時間短暂,無一定代表性;本文雖將資料列入統計,但不作探討。討論內容以一般天氣系统所形成之低能見度為主,嘉義基地位於台灣西部嘉南平原一帶,低能見度發生頻率、持續時間均較其他基地頻繁而明顯。根據民國72年至84年的地面觀測資料及天氣圖表,統計濃霧發生時,氣象要素變化與時間序列關係,發現本基地以輻射霧出現的頻率最大、平流輻射霧對飛行安全的影響層面較廣。從本基地出現低能見度時「成霧」性質的分析獲得:輻射霧大部份發生在清晨左右,持續時間較短;平流輻射霧,則入夜後能見度即開始下降,翌晨常有嚴重低能見度現象;界面霧則視滯留台灣北部海面附近鋒面影響時間而定。成霧的型態幾乎關係整個低能見度發生過程,濃霧的類型與出現時刻、持續時間都彼此關連。分析資料顯示,每年11月至翌年5月,溫度、濕度變化為預報構成濃霧現象之主要参考依據,配合環境風向、風速、天空狀況、逆溫層及等壓線走向可以有效地預報低能見度是否發生,並推估整個低能見度起始時間範圍。
  客觀預報法則雖然提供低能見度預報良好依據,但仍需透過氣候資料的校驗與分析,才能提升預報天氣品質,所以對低能見度天氣預報而言,使用客觀預報法則,必需審慎處理氣候與天氣系统變化,正確使用氣候特性分析值,達成氣象服務工作。

通訊作者:
服務單位:
連絡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