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梅雨研究的回顧

期刊名稱: 氣象預報與分析
Volume: 119
Issue: 6
0 users bookmarked this article.
18

陳泰然

國立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研究所

一、前言

  筆者1975年由美返國至臺大大氣科學系任教,即開始思索找尋與臺灣地區有密切關係的大氣研究題目。適逢當年5~6月期間梅雨滯留鋒在臺灣地區徘徊導致長時間連續性下雨,致使中北部地區第一期稻作之稻禾倒伏浸水,穀粒脱落發芽。此種連續性下雨,對其他農作物亦造成損害。當時對筆者印象特別深刻的是,連續性下雨影響成熟稻作收割,政府為使農民損失減輕,一則下令國軍於放晴之日協助搶割,一則下令公賣局收購發芽穀物釀酒。這種災變天氣一梅雨,

  從此引發筆者研究興趣,使筆者過去十多年來的研究精力大部份投注到有關臺灣梅雨的天氣與氣候問題上。隨後1980年5~6月 之梅雨期幾呈空梅現象: 導致嚴重乾旱; 1981年5月28日桃竹地區「五二八水災」, 1984年臺北地區「六三水災」及「六十水災」,導致臺幣百億元級的損失。這些梅雨期間所發生的災變天氣現象,因此成為臺灣地區梅雨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主宰逐日天氣變化的綜觀尺度系統,導致豪雨/暴洪之中尺度對流系統,,以及有關梅雨正常與否之年際變化等方面之研究。

  長江流域中下游一帶,6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連續性下雨及偏高的雨量,自古即已中外聞名,因此時適為該區梅子成熟,故該段時間的降水現象俗稱「梅雨」。又因該段期間降雨持續,空氣潮濕,物品容易發霉,故其降水現象亦稱「霉雨」。類似的降水現象,在日本地區亦甚明顯,唯出現時間約較長江流域者提早半個月,發生在5月下旬至 6月下旬之間。臺灣地區是否亦有類似的梅雨現象,這個問題的探討最早在公開的學術期刊上發表的應屬1964年戚啟勳先生的「台灣之梅雨期」(戚,1964): 隨後經由國內多位氣象學者專家仔細分析研究,證資台灣確有梅雨現象,平均出現於5月中旬至6月中旬,唯較長江流域的梅雨季不穩(即有較顯著的年際變化),且中央山脈以西較以東顯著 (王,1970;曲,1981;徐興紀,1974;陳與吳,1978;陳與蔡,1980;陳,1983a ) 。雖然如此,目前國內氣象界對於「梅雨」 及「梅雨期」之定義仍未有一致的看法, 研究上一般以其研究對象及目的來定義,而在氣象作業上則僅能在5~6月以近似滯留鋒所導致的降水來認定梅雨及梅雨季雨期。

  本文目的在回顧臺灣梅雨的研究,因此對於偏向以大陸梅雨為主題的研究將不包括,例如廖與賴(1983,1984]的「中國地區之水汽收支研究」及其他。雖然有關梅雨的預報問題在氣象作業上最為重要,但本文討論將偏重在有關梅雨的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方面,對於梅雨預報技術的發展及預報作業方面的研究與檢討將不包括(例如:曲,1981;曲與任,1986 ;徐與記,1975;陳與蔡,1981;戚,1987;劉,1987a)。在這方面, 在這方面,有關梅雨期可應用於豪雨及大雨預報的研究成果,可參閱曲與任(1986)及戚(1987)的綜合檢討與評介。 本文將先介紹台灣梅雨之氣候特徵,然後回顧綜觀尺度系統的研究與梅雨期豪雨及有關中尺度對流系統方面的研究,最後討論年際變化問題。有關這些問題的觀測研究評介,可參閱Chen(1983)之短文,1982年之前有關研究可參閱陳(1983b,1985a)。

通訊作者:
服務單位:
連絡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