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命期鋒面雨帶之研究(ㄧ):軌跡分析與熱動力結構

期刊名稱: 大氣科學期刊
Volume: 23
Issue: 4
0 users bookmarked this article.

長生命期鋒面雨帶之研究(一):軌跡分析與熱動力結構

楊淑蓉 陳台琦 林沛練

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物理研究所

(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四月十八日收稿;中華民國八十五年三月三日定稿)

摘要

  在梅雨期間常有長達十數小時之降水系統發生在鋒面附近,而維持雨帶長生命期之機制迄今尚未完全明瞭,對IOP #13而言,此個案在其長達二十幾小時的生命史中,分別於臺灣的中、南部地區形成了三個累積雨量高達200 mm/day以上的大降雨區。此緩慢移動的雨帶系統期長生命期的特徵與生命史的演化,皆與快速移動之颮線、雷雨系統等不盡相同,而且該個案之天氣條件與一般認知之梅雨鋒面大不相同,是梅雨期中較特殊之案例。
  由持續近兩小時之回波結構演化和合成風場分析證明,此系統隨時間變化很小,動力結構十分穩定。除了在最底層有微弱之鋒面輻合外,此系統之西北緣和一般颮線之對流區結構相同,而此系統之東南側和颮線之層狀區類似。即低層之西風入流及西南入流相遇輻合所形成之風切線位於主要降水區之西北緣,中高層之低壓及低壓之高壓所產生之氣壓梯度力可持續引領主要來自西側及西南角之暖濕空氣,維持上沖流之強度及位置,而中高層之垂直風切可保持此傾斜之上沖流和下沈氣流及強回波區在三維空間上錯開,而有利於系統之持續發展。
  以上之結構由氣塊軌跡以及熱動力反求結果可以得到印證,所以IOP #13的雨帶內部運動結構雖與一般常見之鋒面雨帶上沖流位置配置十分不同,但在環境與內部熱動力條件配合良好下,仍可維持極長之生命期。至於此雨帶系統氣壓配置之動力機制及移動方式將於第二部份中討論。

關鍵詞:臺灣中尺度實驗、梅雨鋒面、鋒面雨帶、軌跡分析

通訊作者:
服務單位:
連絡信箱: